念佛要求也是很高的,念佛要念到三昧,念佛要念成三昧,這怎么講呢?念即無念,無念而念。無念而念,還要求不是口念,是要心念。咱們經(jīng)常聽到一心念佛,大家想想,你一心去念佛去了,還有造罪的時間嗎?一心念佛了,不會再造罪了,二念都沒有。有很多善知識,特別印光老法師,誰請他開示了,就四個字告訴你了,“老實念佛”!我們有很多出家道友、在家道友都說:唉呀!老生常談,誰不知道老實念佛呀!我說:誰也不知道,你能老實嗎?你自己問問自己,就是你不老實才告訴你要老實念佛。其實人很多是不相信的,不相信什么呢?哪個念佛不老實,還會造罪去。你一邊念著佛,一邊心里想著別的事情,就看見得很多了。我們那灶臺上有些蟑螂、蟲子。有些老太太“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”,一邊念著佛,叫他小孫子:你把灶臺那個蟲子掃到火里頭去。好,那邊殺生,這邊念佛,這事可多了,大家注意吧?我們有很多念佛的道友,拿著念珠“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”,一邊念佛,一邊做這個事做那個事,哪里一心念佛?特別我在一個道場里頭,咱們不說地點,說地點謗毀人家,合著掌念“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”,一百多個人念佛聲音沒有了。干什么?那本事可大了,睡覺了,一邊走著一邊睡覺,跟著你睡覺。還有你看抬一個腦殼“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”,心里胡思亂想,怎么能夠一心念佛呀!說得很輕松一心念佛,正因為我們不能一心念佛。假使你一心念佛,還造罪嗎?還造業(yè)嗎?那心都在念佛上了,什么業(yè)也不造了,什么業(yè)也沒有了。
說我們過去造的業(yè)很多,你要懺悔呀!造業(yè)多少那個數(shù)字是不可靠的,都是虛的。要有人告訴你依著佛教導去老老實實念佛,改悔啊!改悔不就不造了。你念念念佛,說這個消災、那個消災,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,這一念念佛消八十億劫的罪。你有好大的罪?你能夠一心念佛念下去,念十聲、念八聲都夠了,不要求數(shù)字。我們很多道友念佛拿念珠記數(shù)是不錯,那念珠是治你散亂心的。數(shù)珠、數(shù)珠,那珠要治你散亂心,你別求數(shù)字。你念十萬聲,雜雜亂亂妄想紛飛。你念十聲就夠了,一個妄念沒有。你念十萬聲、百萬聲,都是在雜念當中。
釋迦牟尼佛在戒經(jīng)教我們念佛的時候不造雜亂妄想,不要求數(shù)字。他看見一對夫婦都是老人,老人他念佛記不住,那時候還沒數(shù)珠,佛看他倆拿那個谷子(稻谷),弄兩個筐,念一聲佛丟一個去、念一聲佛丟一個去。佛就告訴他們說:你這樣記數(shù)不行,我教你個方法,念一句把這一籮筐抬過去,念二句把這一籮筐抬回來,來,你句吧!看抬好多籮筐。怎么樣念呢?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阿彌陀佛,你念這個抬一籮筐,你念這個抬一籮筐。這個數(shù)字多了吧!換你要拿念珠記,記到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,你可記去吧!念一聲念這么多,這是菩薩戒經(jīng)里頭,釋迦牟尼佛講的故事。你不是求數(shù)字?所以念要真誠的念,要實心實意的念,不要夾雜。你夾雜的是什么呢?夾雜的是很多妄想。
像很多人遇到飛災橫禍,飛災橫禍就是開車子出車禍,一撞撞死了,在這一撞之間,他念一聲“阿彌陀佛”,這是什么都沒夾雜,他就得救了。或者撞死,沒撞著,或者撞了受傷沒死,這個時候心道心很誠,這時是一心,沒有其他的。那個時候,平日沒有功夫到那時候能念嗎?早不能念了。為什么?還沒等你反應過來,這是平日用的功。念佛念到三昧,也是我們一心不亂,但心地要老實。所以說要老實念佛,萬修萬人去,一萬個人修,一個不漏,都能去得到。生到那去,就是一生補處。
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,本來是念佛法門最殊勝,但是它也有它的難處。難處是什么呢?你不能念到一心不亂,而且成了人家說的老生常談,耳朵都聽出繭子了,但是你念佛的時候還是不能一心。你們每位想想,你念佛的時候是不是達到一心不亂?有沒有時候達到一心不亂的時候?這是不能欺騙的,我想每位道友都能知道,自己問問自己吧!你能以念佛消災嗎?真正念一聲佛,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的災難,所有宿障都消了,那是什么念法?而且那時我這一念阿彌陀佛能救度無量眾生,做過這個念嗎?不是為自己求往生,我念阿彌陀佛專門救度眾生,那是菩提心,所以用心不同效果也是不一樣的。大家一定要明白,當你做一件事,這件事驗它的效果,不是你做這件事的過程。
【舍利弗。眾生聞者。應當發(fā)愿。愿生彼國。所以者何。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。】
說到這里,佛就又招呼舍利弗,跟舍利弗說;跟舍利弗說也就是跟我們娑婆世界里的眾生說了,假使說能夠聽到極樂世界這么大的功德,你應當發(fā)愿求生極樂世界。愿得真誠,所謂心誠則靈,愿真則靈,愿要發(fā)的真,不是虛假的。心要真誠,愿要真誠,如果發(fā)愿生極樂世界,絕對能生。
“所以者何”,佛又把這話提高了一層意思來說,為什么這樣說要求生彼國,在娑婆世界不一樣嗎?不一樣的。你生到極樂世界蓮華池里頭全是圣人,都是善知識、是善友,阿彌陀佛一天都在說法,水里的聲音,樹刮風的聲音,各種鳥類,佛的變化的聲音,無一不是說法。眼睛看的,耳朵聽的,六根所能緣想到的,都是你的善知識。那個環(huán)境幽美,造業(yè)的機會就沒有了,聽不見,看不到,想也想不到;聽見的、看到的都是發(fā)菩提心,行菩薩道,成佛的。因此跟那些諸上善人能俱會到一起,那就得救了,你自己不修,那些善友把你帶的也修了。但是能生到極樂世界的是沒有不修的,問題是能生、不能生,生了就成佛。你到那地方去一切惡都停止了,一切善都再去做了,沒有惡友,沒有惡官吏,什么都沒有了,一切惡都沒有,所見的是善,“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”自然沒有,八關(guān)齋戒,那里都是持戒的,不制戒也自然不犯,沒有那個環(huán)境。還有你生到極樂世界半點不如意的事情也遇不到,沒有引起你貪瞋癡,十惡業(yè)的境一個也沒有了,那就是殊勝,純善無惡。有這么大的攝受力、功德力,但是不容易生。
【舍利弗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。得生彼國。】
所以佛跟舍利弗說不可以少善根,一般的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是辦不到的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,善根少,福德不夠深厚,想生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。這是說它不可能,要求條件高一點。什么條件呢?
【舍利弗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聞說阿彌陀佛。執(zhí)持名號。若一日。若二日。若三日。若四日。若五日。若六日。若七日。一心不亂。其人臨命終時。阿彌陀佛。與諸圣眾。現(xiàn)在其前。是人終時。心不 顛倒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】
“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(zhí)持名號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亂”,這個條件就高了。聽了很簡單,七天一心不亂。我試驗過,不用說七天,一個小時讓你心定下來、住下來。不說七天,一個小時,你看你那心能不能住下來?一念都不住了。咱們講金剛經(jīng)的時候,須菩提問佛:眾生的心云何讓他住下來?云何應住、云何降伏其心。你要能住、能降伏就成道了,跟彌陀經(jīng)一樣。七天哪!一個小時你的心不亂,那你就開智慧了!一定就發(fā)慧,心定自然發(fā)慧,所以就是心地法門。說念句阿彌陀佛就生極樂世界去了,說得很簡單!說一心不亂很簡單,一心不亂就生了。怎么才能達到一心不亂,問題就是在這里。
假使一個持戒的道友,讀誦大乘的道友,他這些個功德力量,持戒功德,讀誦大乘功德,這就是幫助你生極樂世界了。心里還在想,想的是持戒;還在想,想的是大乘教義;這是隨順的,隨順生極樂世界的。功德生,你所積聚的功德,再加佛的愿力。我們這里講的都是你自己的本事,后頭要說到的是佛的愿力,六方佛,六方無量佛加持力,加上你自己愿生的力,眾力和合把你就牽引去了。而這個生不是定力生的,生到邊地疑城、蓮華九品,生極樂世界還有品級的,這是一種。另一種,大家讀過普賢行愿品,普賢菩薩的愿力,普賢菩薩的行力,凡是讀華嚴,大方廣佛華嚴經(jīng)普賢行愿品的,到最后的時候普賢菩薩把你送到極樂世界去,上品上生,生到就見佛,見佛就聞法,聞法就得到三昧,就入菩薩位,大菩薩位,那是普賢行愿力。但是你得讀,不是一遍兩遍,長期讀普賢行愿,發(fā)愿生極樂世界。生極樂世界的方法有很多,念密咒,大家不是喜歡念密咒嗎?“嗡阿吽,班雜,咕嚕,班瑪,悉地吽”,什么這個?密宗的蓮華部金剛法,念這一句咒,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化身、報身,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的功德,一切你都成就,金剛不壞,這是菩提薩埵咒,這就是密宗的蓮華部的。金剛薩埵分蓮華部、分智慧部,這屬于蓮華部的。
生極樂世界的法門,除了阿彌陀佛的最方便的,念一句阿彌陀佛,念到一心不亂,要求你在七天,實際上就是你最后一念,當你舍這個報身的時候,你最后一念念在西方極樂世界,念的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的光就把你攝受去了。“阿彌陀佛,與諸圣眾,現(xiàn)在其前”,那就看你的功力了,或者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彌勒都在,在你這個時候離開這個世界,心里不顛倒,還是一心不亂,正念現(xiàn)前,那就能生到極樂世界去了。
不要認為聽到說不可以少善根得生,那就得多善根了,你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善根就很深很深了。能有因緣聽見阿彌陀佛,在你臨命終時候,很多道友在你跟前念佛來助念,你的耳根一聽到阿彌陀佛,你也念阿彌陀佛,這個善根是無量的,有這個善根就夠了。所以經(jīng)上說的話,哪部經(jīng)都如是,說深深不可測,說淺簡單明了,就看你怎么用,深即是淺,淺即是深,圓融自在。如果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它就放光,你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心里就想,不是想到我自己生極樂世界,我想的是娑婆世界一切眾生都跟我一起生極樂世界,念念處處想到一切眾生,那你品位也高了,決定能生。假使阿彌陀佛問你:是你先來,還是讓一切眾生先來?你答覆:讓一切眾生先去吧!你上品上生就高了。念念不忘成佛,念念不忘一切眾生,這就是咱們學華嚴的法界觀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enteon.cn/mengcan/73.html 轉(zhuǎn)載需授權(quán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