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彌陀經》是最為普及的一部經典。有人說:“不一定吧,《心經》《地藏經》《金剛經》也很普及啊。”我們這里講的“普及”超過這個概念。
在世間,從表面看,其他經典都很流行。比如念《地藏經》的人很多,念《心經》的人也非常多,學《金剛經》的人也非常多。但是任何一個寺院,只要上早晚課,都在念《阿彌陀經》。有沒有早晚課念《地藏經》的?沒有。所以,從普及來講,《阿彌陀經》應該是最普及的,它是佛門每天必誦的課程。
我們這里所指的主要是漢傳佛教。佛教有三大系:藏傳、漢傳和南傳。藏傳佛教有自己的課程,和漢地不一樣。漢地佛教的早晚課基本上是統一的,但有一些凈土宗的道場會有調整,在傳統的課程里面作了選擇,重新安排了自己的課程。
從學凈土法門講,凡是對凈土有信仰,想了解凈土法門的人,也都看過、學過《阿彌陀經》。《無量壽經》比較長,很多人不會念。《觀經》就更不會念了,《觀經》流通的量不大,講述的人也不多,除了要做佛學研究的人想深入了解外,一般人也不會去念《觀經》。
凈土宗行人普遍都是通過《阿彌陀經》來了解凈土法門。在民間,幾乎所有的凈土信仰者都讀誦過《阿彌陀經》,這是這部經普及的一個體現。
另外,不僅是凈土宗的人在學習、了解、深入、信仰這部經典,其他宗派的人也在學,因為寺院早晚課每天都會誦,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一點。像天臺宗的智者大師,還注解過凈土三部經當中的《阿彌陀經》《觀經》。如果他不了解凈土法門,怎么去注解?
《阿彌陀經》是超越宗派、超越法門的。
中國佛教以宗派為主,宗派就是讓我們選擇某一個法門來專修。我們學凈土宗的專修凈土,學禪宗的專修禪宗。但是學凈土有一個優勢,它既是一個宗派,又超越宗派,像大海一樣。大海和長江、黃河的不同在哪里?大海能包容長江、黃河,但是又區別于長江、黃河,它既是獨立的,又是包容的。
凈土法門既是一個獨立的宗派,也是一個包容其他一切法門、一切宗派的宗派。這就是凈土宗獨特的地方。
所以,凈土宗行人在學《阿彌陀經》,其他宗派的人也在兼學《阿彌陀經》,這就是《阿彌陀經》普及的表現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enteon.cn/jianjie/14.html 轉載需授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