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是什么呢?宗是崇奉與宗要之義。《要解》說:‘宗是修行要徑、會體樞機,乃萬行之綱領也。’可見明宗是萬分重要的。信佛的人必須修行,而宗正是修行的重要途徑。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契會本體,可是宗是契會本體的樞機,(樞機,例如電視機的開關與旋鈕。)而且宗是六度萬行的綱領,(綱指網的總繩,舉綱則目張;領,指衣的衣的領,提領則衣順。)可見明宗實為切要。
《阿彌陀經》以何為宗呢?注經大德們提法雖不一,其實質亦無大異。但其中最為直截精要的,則是蕅益大師所說的‘此經以信愿持名為修行之宗’。由信生愿,由愿起行,行就是持名的妙行。信愿行稱為三資糧。出門旅游必須帶錢,這就是資:還必須帶飲水或食物,這就是糧。
《要解》說:‘非信不足啟愿,非愿不足導行。’其中‘信’字是關鍵。人若老懷疑西方凈土是否真有,自己念佛能否往生,他就不可能發起真愿。如有信愿自然就能引起持名的妙行。妙者神妙不可測度之意。持名不是普通的修行,而是極微妙,深不可測,功德難思的妙行。只有持名這樣的妙行,才能實現廣度眾生的大愿。如無此妙行,眾生自身想出生死都很難,更何況能度他?是故《要解》說:‘非持名妙行,不足滿所愿,而證所信。’只用依持名的妙行,才能滿足自己所發的大愿,并且證實自己的所信,證實信愿持名即得往生的勝行,證實‘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’的妙理。
先陳依正以生信。《阿彌陀經》中,首先深說極樂的依正莊嚴,來勸發大眾的信心。經中所說極樂世界,清凈莊嚴,黃金為地,七寶行樹,樓閣羅網等等都是依報莊嚴。至于阿彌陀佛,無量光壽,無量清凈,諸大菩薩,以及聲聞天人,皆是阿鞞跋致,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具足種種功德,皆是正報莊嚴。釋尊于此世界,曾多次宣說凈上妙法,并令會中大眾,親眼得見極樂世界。凈土三經中,有兩部就都有這樣的記載。《無量壽經》中,阿難愿見極樂,在正向西方頂禮念佛之時,頓見西方極樂世界現前,阿彌陀佛如黃金山高出海面,威德巍巍,相好光明,并見彼國諸大菩薩等眾。娑婆極樂兩土相見如在對面。當時在會大比丘一萬二千人,比丘尼五百人,男居士七千人,女居士五百人,共兩萬人,一時俱見極樂世界。在說《觀經》時,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,也都同時得見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。兩經中有如此殊勝的示現,都是為了堅固眾生的信心。人們既生實信,自然出生求生凈土之愿。
次勸發愿以導行。經云‘眾生聞者,應當發愿,愿生彼國’。也就是說眾生聽到經中所說極樂的依正莊嚴,就應當發起求生極樂凈上的大愿。這個大愿極為殊勝,能發此愿,便與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之愿相合。人若不發求生的愿,便不能往生了。因為佛恒順眾生,是決不強迫眾生的,人若發愿求生,佛的全部愿力,就顯現在這發愿人的身上。所以我們應當發愿,愿生彼國。故《要解》說‘次勸發愿以導行’。
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。所導之行,就是持名念佛。就是念南無(讀那模)阿彌陀佛。阿字正確讀法是中文拼音字母中的A字。阿字是華嚴字母音里面的第一個字。一個阿字有無量功德,無量涵義,其中第一個涵義,就是無生。密教大德日本興教大師說,從一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,從一切陀羅尼出生一切諸佛。所以這個字的讀音很重要,盼望大家能夠讀準。人若能深信切愿持佛名號,就必定能往生極樂。往生后就不再退轉,極樂的殊勝就在于不退。在娑婆世界修行的難處,是進一退九。處處都有退緣,有種種障礙。
壽命很短,干擾大多。勤苦修行使自己進了一步,誰知突遇干擾,反而退了九步。所以說進一退九。另外一個意思,是指修行人中,有一個人在進步,便會另有九人在退步,可見在此土成就很難。若往生極樂后,便沒有退緣了。國無女人,衣食隨意,萬物清凈,六時聞法,愿聞便聞,不想聽時,便無所聞。一切隨意自在,而且得往生者,善根殊勝,于所聞法都能相應。所以往生之人都位登不退,直到成佛。我們求生凈土的目的也在這里。求生極樂,不是為貪圖安樂,而是為了普度眾生。只有達到不退,才能實現自覺覺他的本愿。所以《要解》以信愿持名為本經之宗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enteon.cn/zongyao/95.html 轉載需授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