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舍利弗,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,皆阿羅漢,非是算數之所能知。諸菩薩眾,亦復如是。舍利弗,彼佛國土,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又舍利弗,極樂國土,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,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。
嚴弗是而不往生者,未之有也,不此之務,而興無謂之諍,其誰欺乎?此言彼土人物之勝也。所謂諸上善人也,善而上善,非善惡比量之善矣,善且不有,是名至善,亦名清凈。故眾生生者,皆阿鞞跋致,此言不動地,能一心不亂者也。不動地為初地菩薩,即歡喜地,斯可與彼世界相合,倘有一意掛礙,熱惱隨生,微細之惡念即起,為何能俱,況彼土無惡道之名,而我有惡念之實,豈能在無數阿鞞跋致中,單能容一位惡眾生耶?故當自問現在能否做到加入彼土與圣眾同為伴侶,不必問他日可以往不往也,此全在氣味程度意境之相合,能合則雖不往而亦往矣,不能合者,則空愿又有何補?必焉持名以助之,克期求證如第七分也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enteon.cn/fenduan/35.html 轉載需授權!